本报讯(记者 王灿) 5月15日是第三十二次全国助残日。日前,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韩立明走访慰问困难残疾人,并调研残疾人事业发展工作。她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着力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提高残疾人公共服务质量,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的浓厚氛围,不断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市委副书记沈文祖参加。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目前我市共有残疾人60.3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6.4%,涉及五分之一的家庭。近年来,我市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促普惠,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全市1.4万名建档立卡残疾人成功脱贫,4万多名困难残疾人和5万多名重度残疾人全部享受生活和护理“两项补贴”,残疾人社会保险力度不断加大,265个各类“残疾人之家”覆盖所有街镇,残疾人康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韩立明非常牵挂困难残疾人的生活,先后来到部分困难残疾人家中看望。江北新区顶山街道42岁的王某肢体残疾,没有工作,丈夫在外打临工,儿子在读初中,一家人主要靠较低的打工收入和残疾人补助金在内的政府补贴生活。建邺区莫愁湖街道70多岁的朱某某和丈夫均身患重病,日常看病、吃药花销大,生活较为困难。韩立明察看他们的居住条件,关切询问他们的健康、收入和生活情况,并代表市委市政府送上慰问金,鼓励他们增强信心,积极乐观面对生活。听到区、街道、社区、残联等各级各方面平时都非常关心他们的生活,韩立明感到欣慰。她说,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困难残疾人是最需要关心关爱的特殊困难群体,要用足用好各项保障政策,用心用情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建立健全帮扶长效机制,让困难残疾人更多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残疾人服务机构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建邺区双闸街道残疾人之家,韩立明察看手工室、康复室、托养间、餐厅、活动场地,希望机构加强专业化、规范化管理,提供多元化高品质服务,努力为残疾人打造温馨家园。江北新区的太阳花残疾人之家是一家以辅助性就业为主,集托养、康复训练、技能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残疾人综合服务机构,成立9年已累计服务残疾人8000多人次,为残疾人实现就业创收400万元。韩立明察看康复训练室、手缝产品工作区,以及这里专门为残疾人提供就业的菜鸟驿站、洗车店等的运营情况。韩立明与机构负责人朱军林深入交流,称赞她身残志坚、为残疾人造福、为党委政府分忧。她说,就业是残疾人融入社会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要加大技能培训和扶持力度,不断提升残疾人职业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引导广大残疾人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通过辛勤劳动创造幸福生活、活出精彩人生。
调研中,韩立明强调,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着深厚感情和仁爱之心,扎实推进“十四五”残疾人事业重点任务落实,大力发展残疾人托养、康复、无障碍等公共服务,全力做好残疾人就业、教育培训、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方面工作,增强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要开展好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扶残助残,大力营造尊重、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浓厚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