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立足太原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今年中秋国庆“两节”前后,我市举办了多场次大型文艺活动,精彩纷呈、亮点迭出,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带动文旅市场持续火热。
位于杏花岭区南华门的山西文学博物馆曾是省作协办公所在地,以赵树理为代表的知名作家长期在这里工作。博物馆院内,古朴典雅、书香浓郁,两座小楼林木掩映,见证着现当代山西文学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脉络。在南楼展厅,韦韬听取博物馆整体布设情况汇报,了解建筑历史沿革和保护利用现状。走进东楼山西现当代文学展馆,细致参观我省各时期文学展陈,感受三晋大地百花竞放、硕果累累的文艺繁荣景象,要求丰富展览内容,加强宣传推介,打造城市文化靓丽名片。在赵树理旧居修缮现场,韦韬详细了解规划设计,实地察看施工进度。他说,赵树理旧居是珍贵的文物资源。要尊重历史、修旧如旧,精心做好修缮工作,加强保护利用,让更多人了解这位文学巨匠。韦韬还要求杏花岭区和有关部门在设施完善、环境整治等方面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市属文艺院团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繁荣省城文化市场的重要力量。在太原舞蹈团,韦韬结合视频短片详细了解我市文艺院团改革发展运营情况,他说,文艺院团在长期发展中汇聚了众多人才,推出了许多精品力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太原良好形象作出了积极贡献。要充分发挥文化惠民主阵地作用,健全完善运行机制,狠抓人才队伍建设,精益求精搞好创作,用优秀作品传承文化、赢得市场。排练室内舞蹈演员正在认真排练,韦韬勉励大家刻苦练习,打造更多像《宋时芳华》《汾水雁丘》一样的精品力作,让精彩的太原故事走出山西、走向世界,不断提升太原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太原市文化馆是广大市民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陶冶艺术情操、学习艺术技能的重要平台。韦韬来到这里,认真听取文化馆总体情况介绍,详细了解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活动打造、文化艺术创作等工作,走进国画展厅、非遗展厅仔细观摩作品展示,步入排练厅、演艺厅观看民间乐队、模特队排练和自编剧目展演。他指出,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因素。要始终秉持文化惠民、文化利民初心,主动对接群众需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让群众享受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韦韬在调研中指出,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勇于改革创新,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延续良好发展势头,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要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充分挖掘和利用太原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讲好太原故事,展示太原形象,助力高质量发展,为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