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昨天下午,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场推进会召开。市委书记周阳在会上强调,全市上下要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到“三农”工作是应对变局的重要保障,是海岛共富的重要支撑,要稳定好“三农”基础,发挥好“三农”压舱石作用,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海韵特质、玉环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助力我市农村全面进步、升级、发展。
市领导应曙华、张玉洁、林法土、奚圣懂、陈亨标参加会议。
过去一年,面对共同富裕的大课题和乡村振兴的新形势,全市上下持之以恒打好产业增效、美丽添彩、农民致富、治理赋能系列组合拳,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实现整体性跃升。尤其是全面落实农业 “双强行动”,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村产业变得更强;大力开展持股共富、金融助农、村企合作,多渠道控债化债,发展壮大农村经济,群众收入变得更高;全面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片区组团建设,统筹抓好农村“三大革命”和美丽系列创建,人居环境变得更美;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扎实推进农民建房“一件事”等一批惠民数改项目,发展活力变得更足。
对此,周阳给予充分肯定。就如何抓好今年的“三农”工作,周阳强调,产业振兴是“基本盘”,要聚集高质高效,加快融合发展。重点要做好“延链条”文章,锚定规模化、精品化发展方向,依托“三区一镇”平台,加快农业与加工流通的深度融合,构建要素完善、功能完整的高效产业链条;要做好“融业态”文章,在保护好一村一地生态、文化 “底色”的同时,通过高度谋划、整合资源,想方设法提升乡村旅游辨识度,擦亮融合发展不同路径的“特色”;要做好“稳保供”文章,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全面推行“田长制”,促进乡村振兴长足发展。
“五带”建设是“主战场”,要聚焦宜居宜游,推进全域美丽。要重规划、抓特色,以台州市东部沿海风情主轴示范带为母带,将我市“五带”作为子带,主动衔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承载力;要重创建、抓提升,用国际化的眼光、国际一流的标准来精心打造“五带”,因地制宜地做好产业植入、标识标牌、景观打造、主题营造等领域工作;要重治本、抓长效,深入推进片区组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深化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让宜居的环境成为农村标配。
共同富裕是“重头戏”,要聚焦富裕富足,打造先行示范。要坚持造血与输血并重,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探索农民和村集体增收方式。要让农民的口袋进一步鼓起来,通过充分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农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要让集体经济进一步强起来,按照片区带全域组团促进互补的思路,充分挖掘各村潜力优势,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方向,积极探索农村发展的新路径、新空间;要让公共服务进一步优起来,坚持城乡公共服务同质同标,持续优化学校、医疗机构等公共服务机构的布局,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丰富乡村公共文化供给,推动更多优质资源延伸到农村。
基层改革是“金钥匙”,要聚焦体制改革,激发内生动力。要突出抓好破解发展瓶颈制约改革,在土地、资金、人才方面打通农村与市场之间的通道,实现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从而盘活农村资源、资金和资产;要突出抓好乡村数字化改革,聚焦多跨协同重构重塑,通过不断地迭代升级,打造更多便民、惠民、利民场景;要突出抓好农村治理改革,围绕提升整体智治水平,既要抓好顶层设计,深入推进“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探索建立“智慧大脑”,推动“1612”体系建设,也要抓好重心下移,在疫情防控、监管执法、平安建设等领域打造一批集感知、分析、预警、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治理应用场景。
党的领导是“定盘星”,要聚焦基层基础,形成工作合力。要继续保持好势头,履职担责,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领导、部门牵头、属地落实的责任闭环,确保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实;要建强堡垒,大力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十大行动”,不断扩大覆盖面和组织力,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过硬;要争先创优,强化考核比拼,突出赛马争先,持续激励各领域、各条战线在乡村振兴共富大场景中比拼,形成一批具有典型性、示范性的特色村社。
会上,与会人员观看了全市“我爱我家”片区组团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视频;沙门镇作经验介绍;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清港镇作了表态发言。
会前,与会人员深入沙门镇桐林村,实地了解该村村级用地开发助力共同富裕的工作思路;参观了水桶岙村,详细了解该村盘活闲置农房发展民宿壮大集体经济的具体实践。 (林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