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下午,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杜年胜在督查老旧工业点改造提升工作时要求,全市上下要以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科学谋划,靶向发力,攻坚克难,全力做好低效工业用地升级改造文章,推动玉环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市委常委、副市长李伟文参加督查。
杜年胜一行深入玉城实地踏勘了小水埠和密杏两个老旧工业点,认真听取了全市老旧工业点改造提升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据了解,我市于2017年底排摸出首批急需改造的59个老旧工业点,列入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并于2019年新增了17个老旧工业点进行改造提升。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老旧工业点改造58个,正在实施的有13个,另有5个还未开工;全市累计拆除老旧工业点279.7万平方米,盘活土地近5325亩。
督查中,杜年胜指出,老旧工业点改造提升是玉环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和根本途径。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决心下到底、油门踩到底,先后对全市76个老旧工业点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造提升,唤醒了“沉睡”的低效工业用地,盘活了大量的存量建设用地,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此,我们既要看到成绩又要看到问题,关键要紧盯速度不够快、系统性不够等突出问题,逐个分析研判、建立问题清单、明确改造路线图,全速推进18个老旧工业点美丽蝶变,确保全市76个老旧工业点改造提升任务在2022年底前全部完成。
杜年胜要求,我们既要看到问题又要看到潜力,关键要眼睛向内,谋划改造乡镇(街道)的老旧工业园区,全力开发利用好低效工业用地。在此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做好科学规划,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园区功能,抓好园区“围墙”外的事情;另一方面要全面摸清底数,做好分类处置,通过“零地技改”、土地收储等手段,让土地流动起来,效益凸显出来,抓好园区“围墙”内的事情。同时,在老旧工业点改造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城市有机更新、城中村改造等工作,通盘考虑,合理布局,做好产村、产城融合文章,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硬条件。另外,我们既要看到潜力又要变为动力。在推进老旧工业点改造中,关键要梳理好原因,排好计划表,明确责任人,确保老旧工业点改造收好尾;在谋划新一轮老旧工业点改造中,要摸好底,算好账,强督查,不断完善考核机制,提升项目考核比重,全面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倪孔法 黄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