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委员、同志们: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苏州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决策部署和中共江苏省委、苏州市委工作要求的关键时刻,政协昆山市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今天隆重开幕了。这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广大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共商大计、共谋发展的一件盛事。首先,我代表中共昆山市委,向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大会的政协委员、历届政协老领导和全体与会同志致以诚挚的问候!
时间记录前行的脚步,岁月镌刻奋斗的历程。2023年对我们来说是极不平凡、极其难忘的一年。令我们倍感振奋的是,去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江苏考察、三次对江苏工作作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作出战略指引、注入强劲动力。总书记对江苏人民的关怀厚爱、对江苏发展的殷切期望,激励我们以忠诚履职的实干担当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地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作为总书记寄予“勾画现代化目标”殷殷嘱托的地方,全市上下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苏州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开展主题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作为贯穿全年工作的主题主线,引领推动昆山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令我们备受鼓舞的是,去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多重任务叠加、多重压力并行、多重挑战交织的严峻复杂形势,我们顶压前行、克难奋进,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令我们由衷自豪的是,去年我们紧扣“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目标定位,统筹实施1个总体方案、12项行动计划、25项主要任务、200项重点项目,奋力争当区域一体发展、产业创新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现代化城市建设、社会综合治理、实现共同富裕“六个示范”。市委常委会专题调研区镇工作完成全覆盖,帮助各区镇理思路、明定位、谋路径,昆山开发区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评比中再进一位、位列第4,玉山镇蝉联全国千强镇第1,花桥镇、周市镇稳居前10,其他各镇排名均有明显进位,昆山连续19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首位。
——这一年,经济运行在高频调度、精准施策中向稳向好。培育形成立臻、世硕2家千亿级企业,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家、超历年总和,上市企业总量达48家,高企总量突破3000家。协鑫、群启、友达等一批总投资超5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签约落户、加快建设、竣工投产,预计工业投资增长8.4%。前瞻布局元宇宙产业,云昆大厦建成启用,元宇宙产业园开园,微软、HPE、甲骨文、金山云等一批数字经济头部企业顺利落户。▶下转A4版◀上接A1版 高水平建设40个特色专业创新园区,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正式开园,形成百亿级园区5个、50亿级园区10个。
——这一年,开放发展在内聚合力、外拓空间中见行见效。召开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轮值会议,推动“五大共识”深化为“五大行动”。高点定位花桥国际商务区,制定实施方案,推出百项重点项目,全力当好展现沪苏同城效应的重要窗口。苏州轨交11号线实现与苏州轨交3号线双向贯通、与上海轨交11号线无缝衔接,轨道上的都市圈、经济圈、创新圈、生活圈加速形成。召开昆山试验区第十次部省际联席会议,新获19项先行先试政策。第五届中美友城大会在昆举办,总书记亲自致信。长三角国际空港现代物流中心获国际航空三字代码——KHL,引聚国际知名企业在昆设立区域分拨中心。
——这一年,城乡建设在一体统筹、协调并进中出新出彩。大力推进城市品质提升,留晖公园建成投用,大西门商业街开街运营。长江路面貌焕然一新,同丰路桥、青阳北路等路桥项目建成通车,前进路综合提升工程获世界规划大会“卓越优秀奖”。推动轨交公交“双网融合”,市民群众出行更便利、换乘更便捷。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五百行动”,中国农科院华东农业科技中心金竹院区正式启用,打造陆家大田稻麦无人农场、益海嘉里央厨园区等特色载体。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33家,城镇污水处理提升工程获全国水利优质工程最高奖项“大禹奖”。
——这一年,民生福祉在丰富供给、做优品质中厚积厚植。民生支出占比始终保持在80%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80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78:1。城镇新增就业9万人,就业促进工作连续6年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完成瑾晖实验学校等17所中小学校新改扩建,新增学位1.9万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区镇全覆盖,昆山入选全省首批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举办2023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咖啡文化节、音乐啤酒节等特色活动,戏曲百戏博物馆建成开馆,周庄数字梦工厂启动运营。
——这一年,社会大局在机制创新、多元共治中安定安宁。深入推进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建设,完成28个大型社区优化调整,建成职工集宿区社区化管理示范点24家,在巴城石牌工业片区成立梧桐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三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工作体系全面建成,昆山首次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县域实践,成功承办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交流会。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年度一号工作,聚焦“人火楼车化”五大重点领域,深入开展夏季和冬季“百日攻坚”行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保持稳定。
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中共江苏省委和苏州市委正确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广大企业拼搏奋斗的结果,更凝聚着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的智慧和汗水。一年来,全市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深入调查研究、精准建言献策、务实议政协商、忠实履职为民、广泛凝心聚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是在政治引领上“聚心”有法。坚持把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作为根本保障,全面落实党建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党风廉政建设三个责任制,持续推动党的建设与委员履职深度融合,不断擦亮“玉出昆冈·书香政协”委员读书品牌,全市政协系统党建工作实现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从夯实基础向提质增效整体跃升。二是在协商民主上“聚智”有方。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不断丰富协商内容,创新协商形式,规范协商程序,深入推进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开展“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289场,认真做好民主评议养老服务工作,成立全国首家“新时代县级政协协商民主研究中心”,有力推动了各界诉求充分表达、各种意见广泛交流、各方利益统筹兼顾。三是在服务发展上“聚力”有效。积极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理念,瞄准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化改革的关键问题、城乡建设的难点问题、民生改善的热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有效开展民主监督,形成社情民意信息310篇,参加全国政协“加强两岸产业合作 打造两岸共同市场”远程协商会,《全力助推“华灿奖”落地昆山 用情打造两岸交流新平台新标识》获评2023年度全省政协工作优秀创新案例。市委对政协发挥的作用是充分肯定的,对广大政协委员的贡献是高度认可的。在此,我代表中共昆山市委,向市政协十六届委员会及其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为政协工作作出贡献的老领导、老同志和全体政协工作者,向所有关心、支持昆山发展和政协工作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委员、同志们,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寄予昆山“勾画现代化目标”殷殷嘱托15周年,也是昆山撤县设市35周年。新时代新征程、新目标新使命,既为政协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政协履职尽责提出了更高要求。前不久召开的中共昆山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就做好今年工作提出“123456”总体工作思路,具体就是要紧扣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交出践行“勾画现代化目标”殷殷嘱托15周年高分答卷“一条主线”;聚焦高质量和一体化“两个关键”;锚定建设新城市、发展新产业、布局新赛道“三条路径”;深化区域融合、数实融合、昆台融合、城乡融合“四个融合”;强化土地要素、人力资源、营商服务、消费投资、机制创新“五项支撑”;抓好产业发展提质、改革开放提能、城市建设提速、精神文明提优、幸福指数提升、社会治理提效“六大重点任务”。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是推动昆山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苏州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激发率先之志、担当领先之勇、砥砺争先之能,为昆山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不断实现新的超越不懈奋斗、再立新功。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共昆山市委,对政协工作提几点希望。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保持坚如磐石的政治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协全部工作之中,切实落实党中央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各项要求。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根本政治原则和重大政治责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筑牢政治忠诚。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总书记关心的事、党中央交办的事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强化理论武装。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工作的一系列新思想新部署新要求,在学思践悟中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科学思路和务实举措。要贯彻党的主张。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确保党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聚焦到哪里、跟进到哪里,真正做到在参与中支持、在支持中服务、在服务中助力,更好推动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和行动。
二、服务大局讲担当,全面激发走在前列的发展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要坚持议大事、抓大事,自觉立足大局,紧紧围绕大局。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自觉在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保障大局中找准履职尽责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做到政治协商聚焦大事、参政议政关注实事、民主监督紧盯难事。要当好推动发展的智囊团。聚焦中共昆山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紧扣项目攻坚、产业转型、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基层治理等重点领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拓宽协商民主渠道,多向党委政府进诤言、多为改革发展谋良策,真正做到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要当好推动发展的实干家。充分发挥联系广泛、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主动加强与各界别、各领域、各行业的沟通联系,让更多的人才、资金和技术向昆山集聚、为昆山所用。特别是政协委员中的企业家要围绕“2+6+X”产业布局,坚定不移抓创新,心无旁骛做实业,为昆山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动能。要当好推动发展的监督员。坚持“敢于监督”和“善于监督”并重,不断拓宽监督领域、丰富监督内容、创新监督形式,特别是针对党委政府确定实施的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要工作,通过专题视察、专题调研等方式,督促有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全力抓好落实,真正使监督的过程成为促进工作、推动发展的过程。
三、心系民生讲情怀,充分释放共同富裕的幸福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多听群众的“心里话”,多谋群众的“幸福策”,使人民群众真正感到政协组织离自己很近、政协委员与自己很亲。要扑下身子察民情。健全完善走访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制度,认真落实“四下基层”要求,紧盯群众思想的困惑点、利益关系的交织点、社会矛盾的易发点,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及时反映百姓心声,画好履职尽责的“工笔画”,架起联系群众的“连心桥”。要真心实意解民忧。持续聚焦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出创新性的思路、多提针对性的建议、多想实战性的办法,协助党委政府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真正做到政为民所议、言为民所建、策为民所献、力为民所出。要身体力行暖民心。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充分发挥新时代县级政协协商民主研究中心作用,持续擦亮“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品牌,多做排忧解难、雪中送炭的工作,多做春风化雨、解疑释惑的工作,多做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关注民生、服务民生。
四、建言资政讲本领,不断提升敢为善为的履职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增强履职本领。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运用更多改革思维和创新理念,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能力,不断增强政协工作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影响力。要切实强化制度建设。积极探索新时代政协履行职能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健全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持续深化政协工作机制体系建设,让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表达意见有渠道、贡献力量有平台、服务发展有载体。要持续强化能力建设。常态开展“书香政协”、委员讲堂、委员读书等活动,引导政协委员、政协机关干部“两支队伍”增强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着力打造一支“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委员队伍。要着力强化品牌建设。高标准开展“民生专题和服务为民专题协商议事月”等系列活动,高水平建设“数字政协”线上管理平台,积极探索响应时代号召、符合政协特点、紧扣昆山实际的政协工作新方法新举措,打造更多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政协工作品牌。
人民政协处于民主协商第一线、参政议政第一线、统战工作第一线,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人民政协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市委将一如既往地把政协工作纳入总体部署和重要议程,把政治协商纳入党委政府决策程序,努力为政协履职尽责搭建更多平台、为政协建言资政创造更多条件、为政协发挥作用提供更多便利,全力以赴支持人民政协依照宪法法律和政协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各区镇各部门要加强与政协的联系沟通,自觉接受民主监督,认真办理政协提案,使政治协商真正成为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环节,持续巩固和发展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主动、各方配合的生动局面。
各位委员,同志们!使命在肩,众志成城方能不负重托;逐梦未来,众心向前才能勇立潮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嘱托做示范,感恩奋进谱新篇,为交出中国式现代化昆山新实践高分答卷而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