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胡格格)暑气虽浓,踏入王阳明故居内却觉一片清明。昨天上午,市委书记傅贵荣在此地接受《浙江日报》“思想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系列报道的采访,围绕“从‘阳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看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主题,畅谈余姚对于阳明文化保护、传承与推广的故事。
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于去年10月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充分彰显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神伟力,溯源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萌发与实践,反映浙江在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探索与成效,《浙江日报》“思想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系列报道应运而生。此次主题聚焦“阳明文化”,报道小组因而探访了阳明故里——余姚。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阳明文化,这为我们做好阳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概括来讲,就是激发了我们阳明故里的荣誉感、发扬光大的责任感和不负时代的使命感。”谈及习近平总书记对阳明文化的重视与支持,傅贵荣这样说。
作为阳明先生的出生地、成长地、讲学地,我市从2015年起已连续9年在王阳明诞辰日举办“礼贤仪典”,并提炼出了“阳明故里·智汇余姚”这一地域品牌主题词。同时,我市修复并布展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阳明故居等一批文化地标,打造了阳明古镇府前路历史文化街区一期,并携手全国阳明史迹地共同发起成立全国阳明史迹保护研究联盟。此外,我市还将阳明文化的传承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余山姚水·阳明心城”的城市建设目标,把阳明文化浸润到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让阳明文化真正“活”在当下、“热”出效益。
谈到阳明文化传承推广中的亮点,傅贵荣把余姚近年来注重挖掘阳明文化的时代价值,不断推动阳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做法,概括为“三个强化、三个气”:强化理论阐释,打好学术研究、文艺精品、联动合作“组合拳”,让阳明文化更接地气;强化文旅融合,写好“保护+利用”“传承+传播”“融合+转化”三篇文章,让阳明文化更聚人气;强化古为今用,开展阳明文化“进机关、进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网络”活动,推动阳明文化与精神文明、人文教育、基层治理等工作有机结合,让阳明文化更有灵气。
面对如何进一步做好阳明文化的保护和宣传工作,傅贵荣给出了发力“增进四个度”的答案。他说,要进一步增进“历史厚度”,在注重微改造、保留烟火气,突出做好相关文化遗存保护利用的同时,一体推进阳明文化公园、阳明古镇二期及龙泉山区块改造等重点项目,不断擦亮“阳明故里·智汇余姚”地域品牌。要进一步增进“发展效度”,强化全域旅游意识,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更多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要进一步增进“民生温度”,深入开展阳明文化学术研究,打造更多阳明文化新IP,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要进一步增进“传播热度”,制订实施阳明文化海外传播计划,深入推进阳明文化“海外行”工程,用心办好阳明文化季系列活动,推动阳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