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胡启伟 翟玉标/文 陈磊磊/摄)1月6日,出席昆山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各代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市人大代表、市委书记陈丽艳来到第一代表团开发区组、第二代表团巴城组,与代表们一同进行审议。她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苏州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苏州市委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全会和市两会部署安排,拉高发展标杆,跳出县域思维,积极应对好“六种挑战”,全力回答好“六个课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昆山新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市领导沈一平、徐敏中、李文、邹文元、施伟华、朱叶华参加审议。
第一代表团开发区组讨论气氛热烈,代表们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聚力提升民生福祉”“加强城市建设”等提出意见建议。陈丽艳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与时俱进,总结过去实事求是,分析问题客观科学,展望未来充满期望,是一份求真务实的好报告,市委表示高度认同。
陈丽艳指出,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动力源”,过去一年,昆山开发区经济贡献度大、创新活跃度强、产城融合度好、人民满意度高,取得了亮眼的发展业绩。她强调,昆山开发区要继续知重负重、知责担责,扎实谋划推进一系列应变局化危机、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聚民心的要事实事,为全市发展大局夯实支撑、多作贡献。要在产业转型上提质增效,深挖潜力优存量,招大引强抓项目,既要巩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领域领先地位,也要顺势卡位新赛道、全力开拓新领域、积极培育新动能,推动高端食品、未来显示、具身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要以优质营商环境吸引集聚企业,建立优质企业“白名单”制度,组织开展“综合查一次””“换位跑一次”,推出“政策明白卡”服务清单,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要在城市建设上提质增效,积极践行“产城人”融合发展理念,按照“老城区焕新、新片区塑形、全领域激活”的导向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全力推动青阳港中央商务区快启动、出形象,为区域开发整体起势提供支撑。要在民生福祉上提质增效,以“温暖+1℃”民生实事项目为牵引,推动民生保障由量的有效覆盖向质的全面提升转变,不断提升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助力民生“福气多一点”。▶下转A2版 ◀上接A1版
在第二代表团巴城组,代表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谈思路、说想法、提建议。陈丽艳仔细听取大家发言,不时询问交流。她指出,近年来,巴城镇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在转型升级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陈丽艳强调,巴城要做好“产”的文章,聚焦“新质”求突破。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大力推动以AI应用为目标的数字化再改造,强化二三产协同,系统推进“四链融合”,推动价值链攀升。要发力新兴产业,深化与头部电商企业合作,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不断拓展销售渠道,促进企业品牌化发展。要做好“城”的文章,彰显“精致”促提升。充分发挥紧邻苏州工业园区的区位优势,高标准建设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现代化新城镇,推动城市面貌焕新升级。用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典型经验,腾挪用地空间,加速城乡要素流动聚集,整体提升城乡建设品质。要做好“人”的文章,提升“暖意”优服务。选准选好一批群众天天有感的“温暖+1℃”民生实事项目,促进公共资源布局更加均衡合理、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共享。做优做强昆曲、羊绒、大闸蟹等区域特色品牌,加快促进富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