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日报讯(记者孟丽)2月24日,市委书记党晓龙主持召开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构建创新生态,拓展场景应用,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市委副书记、市长闫继红参加。
会上,全球科技创新产业专家、科技投资人,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煜全,以《科技产业发展趋势和相关工作建议》为题作专题辅导,并结合保定实际,提出打造保定“未来城”的设想。他指出,人工智能的春天已来,智能服务、终端智能、自动驾驶、智能机械臂等是人工智能产业未来方向,人工智能革命关键模式是规模化的智能服务,技术催生应用创新是经济繁荣关键。要把握科技产业趋势,打造创新环境,系统化培养创新生态,变地缘优势为产缘优势,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
党晓龙在总结讲话时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路径、提供了遵循。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准确把握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趋势,深刻认识人工智能发展历程、特征、周期、叠加效应、发展阶段等,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智能低空飞行器、AR眼镜等智能终端产品为着力点,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要聚焦打造保定“未来城”,全力推进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使保定全域成为人工智能新产品永恒的展览馆、试验区。锚定智能、绿色、健康方向,做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等战略主导产业,抓好国际医疗基地、国家数据标注基地和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建设,持续建设“7+20+N”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方向,超前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聚焦“37+5”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工业互联网应用,加快建设共享车间、共享工厂。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持续加强与京津科研院所、国家实验室等创新“发动机”常态化对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京津研发、保定转化,雄安创新、保定先行”。要积极构建创新生态,树立大抓科技创新的鲜明导向,在数智人才密度、研发投入强度、创新加速度上持续用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强化创新人才保障,营造鼓励科技创新的浓厚社会氛围。
市领导王伟、李双喜、李俊岭,部分市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市法检两长,主城区及有关市直部门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