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闫珅)3月26日上午,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的20个委员小组分为5个联组进行专题讨论,与会人员分别围绕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消费增量提质、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提升西安特大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等专题发言,为西安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建真言、献良策。
市委副书记、市长叶牛平,市政协主席王吉德,市委常委王晓江、杨建强、许克涛,市政府副市长,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并与委员们进行了现场互动交流。
市政协副主席卢凯、肖西亮、王国根、陈长春、张华俊、姜长智、王晓萍、邢欣,秘书长苟继东参加讨论。
围绕“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具有西安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主题,委员们分别从开拓商业航天领域新质生产力、扩宽氢能应用场景、建设量子产业集聚区等方面展开讨论,积极建言献策。刘海委员建议,在氢燃料整车制造、氢燃料电池、氢气储运设备制造等高附加环节,加速招引、培育应用性龙头企业,加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推进新技术新装备测试验证,鼓励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创新促进中心,推动氢能应用性产业链研发。
围绕“增加居民收入,丰富消费场景,促进消费增量提质”主题,委员们就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激发消费活力、提升旅游消费力等方面讨论发言。姚雄博委员建议,组织政校企紧密对接,开展精准化智能化就业服务,实现岗位“形象化”和待就业人员“脸谱化”,推进人岗精准识别、精准匹配、精准就业。同时加强重点就业群体技能培训,依据岗位需要的专业技能,精准设置培训内容。
加强诗歌长安的保护传承、激发“文艺两新”新气象、弘扬传承秦腔艺术……委员们围绕“实施文化兴市战略,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主题积极发言。刘新锋委员建议,搭建多元的创作展示交流平台,线下线上协同发力,构建多种形式的文艺展示空间,在线下积极打造文艺街区、“文艺两新”集聚区等文艺实体,在线上整合各类文艺资源,构建便捷且互动性强的综合性在线展览平台。
围绕“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主题,委员们分别从构建西安都市圈大气协同治理体系、推进减废降碳加快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数字技术提高城市污染治理等方面建言献策。任远委员建议,利用数字技术优化空气质量考核管理机制,在充分考虑不同区域自然特征及产业结构发展因素的基础上,利用数字模型分区域制定合理的管控目标,引导各地区制定差异化治理方案。
提升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安全性和标准化、打造“数智型”社区、推进我市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发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围绕“创新基层治理,探索智慧治理,提升西安特大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主题,委员们进行了讨论发言。刘岚委员建议,要不断更新理念,推进全域“一张图”的数智化西安建设,持续强化数字治理意识,优化顶层设计,开发建设市级数字化治理的系统和平台,实现政府多部门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盘活数据资源以实现服务精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