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提高我市残疾少年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残疾少年儿童康复救助资金使用安全,更好保障残疾少年儿童康复服务需求,切实提升康复救助服务能力,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做好残疾少年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优化训练考勤和经费统计规则
将残疾少年儿童康复服务经费统计方式由按月考勤打卡计算调整为按天考勤打卡计算,具体计算标准见《西安市残疾少年儿童康复服务目录》。
二、加强康复救助申请审批管理
残疾少年儿童康复救助实行线上申请,由残疾少年儿童监护人或由其监护人委托他人、定点康复服务机构通过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管理平台填写相关信息,上传户口簿(主页、户主页、救助对象页或身份证)、诊断证明等扫描件,提出救助申请。儿童福利机构的残疾少年儿童在申请康复救助时,由所在机构通过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管理平台填写相关信息,上传申请康复救助少年儿童的身份证扫描件,提出救助申请。区县(开发区)残联对救助申请材料进行线上审核。
定点康复服务机构由残疾少年儿童监护人自主选择,一经选定,原则上一个救助年度内不得变更。同一残疾少年儿童在同一个年度内,原则上不得重复享受各级政府同类项目救助。每年度接受康复救助时间最长为10个月。
三、调整经费保障和结算方式
《西安市市级残疾人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市残联发〔2022〕132号)规定,市残联负责编制全市残疾少年儿童康复救助资金预算,报经市财政局审核后,由市财政局将救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依据市级残疾少年儿童康复救助标准,结合市残联资金分配意见,于每年12月底前将下一年度不低于70%的预算资金提前下达至区县(开发区)财政部门,6月份前结合提前下达资金情况和市残联经费清算申请,将上一年度清算经费拨付至区县(开发区)财政部门,据实结算。区县(开发区)财政部门应及时依据本级残联的经费申请意见将经费拨付至本辖区内的定点康复服务机构。
残疾少年儿童在定点康复服务机构接受康复服务发生的费用,由定点康复服务机构书面向区县(开发区)残联提出经费申请。区县(开发区)残联审核汇总本辖区内定点康复服务机构救助实际人数和产生的经费总额,据实向区县(开发区)财政部门提出经费申请。区县(开发区)财政部门审核后直接将经费拨付本辖区内定点康复服务机构。
已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的康复项目,经医保报销后,自付部分再按照规定由残联救助。未超出市级救助标准的据实结算;超出市级救助标准的,超出部分由救助对象承担。
经区县(开发区)残联审核同意转介到异地定点康复服务机构接受康复服务发生的费用,结算办法按照《陕西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协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陕残联发〔2022〕42号)相关规定执行。西咸新区残疾少年儿童康复救助经费保障和拨付方式自行确定。
四、增加上门康复服务手段
依据省残联《关于做好为残疾儿童提供上门服务相关工作的通知》(陕残联发〔2020〕17号)精神,定点康复服务机构可以为符合《西安市残疾少年儿童康复救助实施方案》规定救助条件的,因残疾程度较重、家庭贫困或无监护人陪同等各种原因,无法前往定点康复服务机构受训的残疾少年儿童提供上门康复服务。
以上明确事项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
附件:西安市残疾少年儿童康复服务目录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3年9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西安市残疾少年儿童康复服务目录
序号 | 一级服务目录 | 二级服务目录 | 服务内容及标准 | 经费标准 |
1 | 听力言语残疾少年儿童康复救助 | 人工耳蜗植入 | 提供人工耳蜗1套,技术参数参照中省残联项目技术要求和产品选择,价格以公开招标确定品牌的采购价格为准。 | 以当年政府采购中标价为准 |
为经评估符合植入条件的救助对象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具体包含术前检查、评估、手术及术后5次调机。 | 最高15000元/人 | |||
助听器适配 | 提供合适的全数字助听器一套,助听器技术参数参照中省残联项目技术要求,价格以公开招标确定的品牌型号价格为准。已享受过助听器验配的救助对象3年内不得再次验配。 | 以当年政府采购中标价为准 | ||
听力言语训练 |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后和助听器验配后康复训练内容及规范按照《陕西省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准入标准与技术规范(试行)》相关规定执行,训练时间最长为10个月,按天计费,每人每天140元,每人每月最高救助2800元。每天训练不少于2节课,每节课训练时间不少于40分钟。 | 最高28000元/年·人 | ||
2 | 低视力残疾少年儿童康复救助 | 助视器验配 | 为有需求的低视力残疾少年儿童验配助视器,进行残余性、功能性视觉训练和视力矫正训练指导。 | 助视器验配最高2000元/人·3年 |
视功能训练 | 为有残余性、功能性视觉和视力矫正训练需求的低视力残疾少年儿童提供不少于2个月的视功能训练,按天计费,每人每天125元,每人每月最高救助2500元。每天训练不少于2节课,每节课训练时间不少于40分钟。 | 视功能训练最高5000元/年·人 | ||
3 | 肢体残疾少年 儿童康复救助 | 肢体矫治手术 | 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等畸形,先天性髋关节、膝关节脱位,小儿麻痹后遗症、脊膜膨出后遗症导致的肌腱挛缩、关节畸形及脱位,脑瘫或脑损伤导致的严重痉挛、肌腱挛缩、关节畸形及脱位、脊椎裂导致下肢畸形、手足异形实施矫治手术。需多次手术时,次年可再次申请手术项目。 | 对手术费用的个人自付部分进行救助,每次手术最高救助28000元 |
术后康复训练 | 实施肢体矫治手术后,当年需做肢体功能障碍康复训练的,须在手术医院实施训练,康复训练时间最长为4个月,按天计费,每人每天140元,每人每月最高救助2800元。每天训练不少于2节课,每节课训练时间不少于40分钟。 | 最高2800元/人·月 | ||
矫形器适配 | 经具备评估诊断资质的医疗机构评估,为有矫形器适配需求的残疾少年儿童适配矫形器具。 | 最高2000元/人·年 | ||
4 | 各类残疾少年 儿童康复训练 | 肢体(含脑瘫)、智力、孤独症、听力言语残疾少年儿童康复训练 | 按照《陕西省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准入标准与技术规范(试行)》相关规范,为有康复需求的肢体(含脑瘫)、智力、孤独症少年儿童实施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中医传统康复等疗法;为听力言语残疾少年儿童实施听觉言语疗法。康复训练时间最长为10个月,按天计费,每人每天140元,每人每月最高救助2800元。每天训练不少于2节课,每节课训练时间不少于40分钟。 | 最高28000元/人·年 |
5 | 上门康复服务 | 肢体(含脑瘫)、智力、孤独症少年儿童康复训练 | 依据省残联《关于做好为残疾儿童提供上门康复服务相关工作的通知》(陕残联发〔2020〕17号)相关规定,确定上门服务机构,为残疾少年儿童提供上门检查评估、康复训练和支持性服务,制定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和支持性服务计划,定期开展康复效果评估。年训练时间最长为10个月,康复医师每月上门不少于2次,康复治疗师每月上门服务不少于10次,每次上门服务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人每月最高救助1200元。 申请上门康复服务的救助对象,不得再申请机构康复服务,不再享受送训费补贴。持居住证家庭残疾少年儿童不享受上门康复服务。上门提供康复服务的定点康复服务机构须到服务区县、开发区残联备案后才可开展服务。 | 最高12000元/人·年 |
6 | 支持性服务 | 培训指导 | 为残疾少年儿童及家长开展康复指导、培训、康复咨询和心理辅导等服务,每年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 200元/人·年 |
送训费补助 | 为在定点康复服务机构训练的西安市户籍残疾少年儿童家庭提供送训费补助,按实际训练天数补助,一般家庭每人每天15元,最高每人每月300元。低保、低收入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每天25元,最高每人每月500元。持居住证家庭不享受送训费补助。 | 一般家庭最高3000元/人·年;低保、低收入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最高5000元/人·年 |
备注:1.建立康复服务目录动态调整机制,由市残联、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适时对康复服务目录、内容及服务标准进行调整。
2.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和助听器验配由西安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安排部署。
3.有矫形器适配需求的残疾少年儿童,经评估机构评估后,由定点康复服务机构(手术医院)适配矫形器具并同康复(手术)经费一并申请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