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背景
在全球变暖气候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近年国内多地均出现由极端天气引发的灾害事件。根据最新气象资料统计分析,我市面临极端暴雨、暴雪、大风、冰雹、雷电、台风、龙卷等多种类型极端天气风险,并呈频发重发趋势。一是频率明显增高。近10年北上台风影响为建国以来平均数的2.3倍。近10年小时雨量超过50毫米的站次以及8级以上大风日数为过去10年的2倍。二是强度明显增强。2018年“温比亚”台风造成的全市暴雨平均降雨量达190.7毫米,突破历史极值;2020年庄河“8.31”大暴雨4站次小时降雨量超100毫米,突破历史极值;2021年9月10日庄河栗子房半小时降水超过100毫米,超过自动气象站最大准确量程。三是影响时间长范围广。2021年中秋节期间全市及周边海域持续33小时出现8级以上大风,60%地区出现9级以上大风,历史罕见;2021年国庆节前夜甘井子区大冰雹影响面积约60平方公里,同地点持续12~18分钟,最大直径为7~8厘米,历史少见。为更好总结经验,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防范应对极端天气新形势,市气象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大连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研究制定了《大连市加强极端天气防范应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二、主要内容
《方案》的目标是推动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深刻汲取极端天气引发的灾害教训,不断提升极端天气指挥调度、风险识别、监测感知、精准预警、应急响应等能力,形成灾前研判、灾中紧密联动、灾后综合评估的全链条闭环管理,努力实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全力保障社会安全稳定,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方案》的主要任务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从提高意识能力、厘清压实责任、理顺指挥机制三方面加强极端天气防范应对组织管理;第二部分从风险管理、监测感知、预报预警、发布传播等四方面提升极端天气风险防范应对能力;第三部分从加强风险研判、完善预警响应、加强救灾能力、强化信息报送四部分落实预警为先导的应急工作机制;第四部分主要是广泛增强全社会风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方案》还提出了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督查督办、加大投入力度、宣传先进典型等工作要求,进一步确保落实落地见效。
三、主要特点
《方案》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范应对极端天气风险的首要原则,筑牢城市安全防线,使人民群众的安全更有保障。二是坚持系统思维、防范在先。综合分析极端天气引发的直接影响、次生衍生影响和社会影响,坚持防范为本,以确定的措施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不确定影响。三是坚持突出重点、强化基层。突出多发频发极端天气风险防范应对,提升基层单位对局地突发极端天气的果敢决策、果断处置和自主响应能力。四是坚持创新方式、提升能力。强化智慧城市建设,完善现代化监测体系,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不断提升极端天气风险防范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