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促进消费提档升级有效释放消费潜力 1—7月,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1406.7亿元,同比增长5.1%。丰富消费场景。开展“越夜越合肥”活动,推出“夜游观光双层公交”,指导综合体延时营业。今年已开展促消费活动600余场。开展“一次尝遍合肥美食”活动,精选150家企业500多种老字号产品,吸引游客24万人次。成功申创全国首批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发展首发经济。加强首店入驻跟踪帮扶,上半年开业品牌首店151家,其中安徽首店124家,合肥首店27家。引导开展首发首秀,举行大众安徽首款车型ID.与众全球首发仪式。发放消费补贴。加密消费券发放频次,进一步拉动大宗商品消费。截至目前,全市发放政府消费券近4亿元,已使用约3.8亿元,带动消费约132亿元。其中汽车消费超124亿元。
合肥持续优化布局提升口岸辐射能力 1—7月,新桥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6.5万吨、同比增长4.7%,其中全货机货量3.1万吨、同比增长50.9%。完善航线网络。聚焦战新企业、跨境电商企业需求,稳定运营芝加哥、洛杉矶等国际货运航线。1—7月国际货运航线执飞170班,载货量1.9万吨、同比增长14.6%;出口跨境电商货物1万吨、同比增长150%,占新桥机场口岸进出口货物56.2%。创新货运监管。运用“智慧锁”替代铅封锁,对运输车辆进行实时轨迹跟踪和轨迹回放分析,实现“车到即卸货、入库即放行”,为每批次出口电商货物节约半小时地面操作时间。已监管8952批次2269吨货物。
合肥扎实推进城中村改造走深走实 去年实施以来,完成市区104个城中村房屋征迁面积518.4万平方米,占三年任务总量64.4%。项目谋划。以城中村底层模块为基础,建立“片区开发一批、组合生成一批、整治提升改造一批”项目生成机制。截至7月底,谋划项目29个,完成投资203亿元。资金保障。对照中央城中村专项借款支持政策,谋划专项借款项目19个,已申请专项借款近430亿元。推动多元化融资参投,获批城市更新银行贷款约370亿元,设立100亿元城市发展建设基金。多元安置。提前实施产业转移和人员安置,提供多元安置方式。已发放房票约1400张、货币化安置群众约4900户。
合肥加大培育力度推动跨境电商扬帆出海 我市跨境电商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将在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区认定等方面获优先支持。扩大主体规模。加快“跨境电商+产业带”建设,培育光伏、家电、消费电子、纺织服装等跨境电商产业带。1—6月,全市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103.4亿元、同比增长16%,占全省比重46.7%;超亿元企业17家。完善配套建设。构建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跨境电商线下综合园区、电商协会、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四位一体服务体系。1—7月通过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实现9610清关单量949.7万票,交易货值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0.3%、16%。提升物流效率。支持企业建设使用海外仓,运用全自动操作分拣设备。截至目前,全市共37家传统外贸、跨境电商和物流企业建设、租赁海外仓132个,总面积107万平方米,覆盖42个国家和地区。
合肥多维发力释放文旅产业发展动能 上半年,文娱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加33.7%;接待国内旅游人数7435.9万人次,旅游花费104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8%、16.2%。大项目建设。推动灵伴科技数字文化生态中心、“这有山”商文旅综合体等重点项目签约落地。截至7月底,市文旅产业“双招双引”落地项目191个、515.3亿元。其中签约93个、开工39个、投产59个。科文旅融合。推出虚拟数字人、无人智能船等新场景,打造骆岗公园轨道影院、航空科普馆等新空间,上线“和悦游”“走读老城”智慧平台。发布8条精品线路,上半年科创科普游259.8万人次,同比增长16.2%。优质化服务。推动合肥南站集散中心建设,开通高铁旅游专列、夜游巴士等旅游公交线路26条。入选国家级旅游市场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建设试点。
合肥加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 截至6月底,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7.5万件,同比增长25.2%,占全省有效发明总数40.7%。专利培育。聚焦高价值专利培育、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等项目,完善激励政策。1—6月,全市专利授权3.1万件,发明专利授权9587件,同比增长37.1%。专利转化。完成高校科研院所专利存量盘点,登记入库专利1.6万件。探索数据知识产权运用路径,落地全省首批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助力3家公司融资1800万元。上半年,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37.3亿元,同比增长253.3%。专利服务。完善公共服务网络,现有省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16家,建立152人专家库,配备专员和联络员2135名。合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预审领域扩大至3项,备案创新主体总数1950家,超5000件专利快速获得授权。
合肥深入实施城市更新提高城市韧性 我市被列为全国首批城市更新示范工作15个城市之一。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14.6亿元,为去年6倍,争取专项债额度436.6亿元,占全省34.4%。设立规模100亿元的城市发展建设基金。整体规划。项目谋划向自上而下谋划和上下统筹衔接、整装打包、全面带动都市圈协调发展转变。完善市区上市地块配套设施代建机制,形成十五里河中段、骆岗、方兴湖片区综合开发策划,启动华为安徽区域总部周边配套环境提升。民生攻坚。全市发放房票1400张,货币化安置群众4900户,总金额166亿元。1—7月,新、改建管线2772.6公里,新增地下管线3180.8公里。27条断头路在建,完成9处拥堵点治理。
肥东县创新赋能壮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集群聚企。瞄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链细分领域和优质服务业开展招商引资攻坚专项行动,签约产业项目75个,实现签约协议投资500亿元。科创汇智。推动晶科、协鑫等向研发、制造、销售一体化区域总部转型,支持企业及时切换产业细分赛道。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13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07家。转型提级。深入实施中小微企业攀登计划,新增上市企业2家。实行差别化用电用水政策、金融支持“白名单”制度,滚动梳理闲置土地与低效用地,“一地一策”改造盘活24家低效利用的工业企业存量建设用地超1100亩。
瑶海区加速“中国网谷”建设激活产业动能 1—6月,“中国网谷”实现产值50.9亿元,税收752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3.4%、17.6%。基金招商。编制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氢能等产业图谱,依托总规模11亿元的玖兆壹号基金、瑶海天使基金、合肥种子基金,推动9个项目落地。截至目前,园区已签约科技类项目27个,在谈重点项目及招商线索39个。成果转化。壮大科学技术经纪人队伍,定期走访企业。今年以来,已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成立企业28个,累计成立企业48个。纾困解难。实施“企业服务专员”制度,走访企业109批次,助企化解急难愁盼91个。通过“投贷联动”帮助园区企业获得银行授信3700万元,助企招引高校毕业生300余人。
庐阳区强化项目招引激发经济活力 上半年,新签约项目47个,协议投资总额174.2亿元、同比增长69.6%。走出去。建立健全“四清单”专报等制度,挖掘有效招商信息724条。主动联络、全员出击,今年外出考察36次、拜访洽谈69次、接待考察300次。搭平台。举办“投资庐阳”系列活动,联合中银香港、中国太平组织庐阳专场推介会。举办产业集中签约季,已开展传感器、新能源汽车等5场次16个项目集中签约。促落地。开展重点项目进展赛马与产业专班“争星夺旗”评定,专人对接157个在谈项目。上半年落地项目92个,其中亿元以上3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