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放大综合优势推动跨境电商发展提质增效 1-8月,全市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149.13亿元,同比增长14.9%。一是市场主体量质齐升。围绕光伏新能源、消费电子、小家电等优势产业,培育孵化跨境电商主体,推动传统工贸企业拓展跨境电商业务。坚持品牌驱动,支持上岩科技等跨境电商企业培育DTC品牌43个。1-8月,跨境电商交易额超2000万元的企业达89家,超亿元企业21家。二是平台产业创新集聚。完善升级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和线下园区两大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通关、运输效率,为企业出海降本增效。全市已建成4个省级和5个市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安徽省跨境电商创新服务中心连续三年获评亚马逊全球开店优秀服务商,与160家行业服务商建立合作关系。三是基础设施提效扩容。推动开通国际货运航线,解决跨境电商货物运输问题。目前已开通国际货运航线10条,1-9月出港跨境电商货物1.18万吨,占国际货运航线进出港总货量52.3%。支持企业建设、租赁海外仓132个、107.06万平方米,省级公共海外仓数量占全省比重达75%。四是生态服务赋能强基。创新“智慧锁”监管模式,推行跨境电商“分送整报”,实现“秒通关”。与金融机构合作,以企业交易数据作为授信依据,推出基于跨境电商业务逻辑的信用贷款产品,首批申请企业已获批1330万元授信额度。
合肥聚焦关键环节推动“三首”产品落地应用 合肥现有省级“三首”产品中,已在本地应用约280款,占比54.3%,采购金额超60亿元。一是多渠道推广。组织“三首”产品研发企业参加我市产业融合对接会40余场,开展“三首”产品专场对接活动3场,帮助近100户“三首”产品研发企业与目标客户建立联系。二是多场景应用。开展5批次财政资金采购进口产品同等替代能力摸排,其中3款“三首”产品成功替代进口产品。选取试点单位8家,探索建立科创产品“先试用、再反馈、后采购”推广应用模式。三是多层次保障。创新开展市级“三首”产品评定推广,从制度机制、招标采购、金融保险等多维度支持产品应用。部门网站开设展示专栏,累计推介省级“三首”产品100余款。
合肥做强会展经济增添发展动力 1-8月,全市举办展会活动数、展示面积同比分别增长5.2%、3.2%;总收入649.2亿元。一是专业化。发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专业场馆力量,承接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展览项目。1-8月,该场馆承办重点展会成交额89.2亿元。瞄准专精特新方向,全市举办专业性会展活动329场、89万平方米,分别占全市78.3%、58.2%。二是产业化。围绕重点产业链,1-8月举办比亚迪大中华区商务年会等产业展会141场,同比增长3.2%。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21场,高端装备产业14场。三是消费化。持续打造消费新场景,实现会展、商贸、文旅融合发展。1-8月举办消费类会展活动91场、63.9万平方米,分别占全市21.7%、41.8%。住宿、餐饮行业同比增长4%、6%。
合肥深化场景应用赋能产业创新发展 累计开展场景对接活动200余场,推动落地合作项目超600个、金额超6亿元。一是场景开放。面向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龙头企业,挖掘可开放的小切口场景机会,形成机会清单;面向科技企业、研发机构,挖掘场景创新解决方案,形成能力清单。已发布场景机会245个、场景能力256个。二是场景创设。面向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产业发展需要,主动策划超级场景。发布全国首个低空经济超级场景,聚焦低空新基建、城市空中交通、商业消费、公共服务领域,今年以来释放重大场景机会51个。三是场景招商。按季度举办“独角兽合肥行”活动,支持企业牵头构建社会民生、城市空间等领域应用场景。截至目前,各类活动吸引超150家外地独角兽(潜在独角兽)企业来肥。
合肥建设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推动对外开放 1-8月,合肥3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值79.6亿美元,占全省海关特殊监管区进出口额65.9%。合肥综保区打破“整报、整出、整入”限制,实现一线进出口整报分送、单车进出区,应用“智能电子锁+智能卡口”,节约通关时间50%。1-8月,进出口额在全国160个综合保税区中位居第64位,较上个月上升7位。合肥经开综保区创新“外发加工”业务模式,建成全国首批跨境电商保税进口退货中心仓。1-8月,线上综合服务平台跨境电商完成在线清关货值同比增长122.3%。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创新探索实施分送集报出区货物法检新模式,助企缩减三分之一物流时间。将近30项高精尖货物纳入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改革范围。1-8月,进出口额在全国82个保税物流中心中位居第27位。
合肥多措并举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1-8月,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8%。一是促消费增主体。举办促消费活动600余场,发放汽车、家电、普惠类消费券超4亿元。1-8月,新入库限上商贸单位415家,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长3.3个百分点。9月新增企业122家,为去年同期5倍。二是树品牌抓线上。全市新增“中华老字号”企业4家,累计7家,“安徽老字号”达47家,招引187家品牌首店落户开业。1-8月,直播48.2万场,吸引消费者59.3亿人次,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2%,占社消零售总额比重由上年22.1%提高至24.2%。三是强载体优结构。今年新培育认定省级特色商业街区6条,累计19条,国家级特色街区3条。1-8月,限上文化娱乐体育健康类零售额增长8.3%。
肥西县“四良”并举带动农户多种粮种好粮 一是广筑良田。深入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截至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1.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9%,亩均增产10%以上。二是装备良机。加大“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0.8%,亩均节约劳动成本50元。三是繁育良种。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启动江淮种业产业园建设,加快“卡脖子”技术攻关、重大自主品种选育,已培育审定品种78个,优质良种应用覆盖率达99%以上。四是推广良法。建立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以及技术集成的试验展示基地,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等先进适用技术,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4.6%。
长丰县聚焦“产业链招商”锻造新质生产力 一是明确方向。围绕我市“6+5+X”产业集群规划,把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和新材料、合成生物等产业链企业作为招商引资重点对象。截至目前,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已对接招引配套企业24家。二是招大引强。聚力招引世界(中国)500强、大型央(国)企、上市公司、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等。1-9月,新签约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个,外资项目3个,在全市最早完成50亿元以上项目和外资项目招引任务。三是创新模式。结合供应商大会、经销商大会、银企对接会,开展科技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场景招商。在2024年合肥市生物制造产业发展大会上,签署合作协议4项,协议投资额超25亿元,储备项目意向投资额超10亿元。
庐江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助推乡村振兴 一是打造产业基地。重点支持稻虾综合种养、绿色蔬菜瓜果、名优茶等五大主导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建成主导产业基地102万亩,去年实现总产值约80亿元。二是推进科技强农。建成高标准农田87万亩,引进水稻、蔬菜等新品种58个,推广面积65万亩。选派223名科技特派员驻村服务,点对点服务19家现代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建成数字农业工厂10个、数字农业农村应用场景20个。三是延伸产业链条。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引进农产品加工项目27个、总投资19.19亿元,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2家。1-8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农产品加工业产值30.9亿元,同比增长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