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人民政府,省自然资源厅:
你们关于报请批准黄冈市红安县、罗田县、浠水县、英山县、蕲春县、黄梅县、团风县、麻城市、武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红安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罗田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浠水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英山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蕲春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黄梅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团风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麻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武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统称《规划》)。《规划》是红安县、罗田县、浠水县、英山县、蕲春县、黄梅县、团风县、麻城市、武穴市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入实施湖北省和黄冈市重大发展战略,优化资源配置和空间格局,为湖北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贡献力量,着力将红安县建设成著名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县;将罗田县建设成生态康养旅游县;将浠水县建设成空港产业重要承载区和生态宜居田园县;将英山县建设成文旅康养和绿色产业县;将蕲春县建设成大健康产业集聚区和以中医药文化为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县;将黄梅县建设成中华禅文化旅游名县;将团风县建设成现代化临港产业集聚地和滨江拥湖生态县;将麻城市建设成矿产资源和能源基地,大别山公铁水联运枢纽;将武穴市建设成现代化港口城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到2035年,红安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87.16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73.46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20.87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1.22,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2.98亿立方米;罗田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8.92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42.82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432.93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1.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2.41亿立方米;浠水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00.29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84.58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47.96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1.4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4.03亿立方米;英山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6.9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4.5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336.07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1.18,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1.64亿立方米;蕲春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89.69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80.64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60.01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1.2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4.03亿立方米;黄梅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02.48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88.72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328.25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1.22,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4.06亿立方米;团风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5.64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2.32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7.68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1.22,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2.1亿立方米;麻城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33.76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20.82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599.46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1.27,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4.82亿立方米;武穴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9.03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59.04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24.42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1.30,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4.53亿立方米。各县(市)要明确自然灾害风险、洪涝风险等重点防控区域,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安全保障空间,严格洪涝风险控制线以及绿地系统线、水体保护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等管控,严守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融入全省区域发展格局,积极参与武汉都市圈建设,加强与毗邻县(市、区)的协作互补,强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区域协同。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细化主体功能区划分,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发展。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加强浠水县、黄梅县、麻城市、武穴市等优质耕地集中区的耕地保护,合理布局农业生产空间和乡村生活空间,提升粮食、茶叶、药材等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锚固生态空间格局,筑牢大别山等生态屏障,严格长江、举水、龙感湖等河湖水域空间管控,优化沿江工业企业布局,以大别山、龙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为重点,加强大别山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管理,严格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及栖息地保护,统筹推进全域生态保护修复与流域综合治理。强化县域统筹,引导团风、浠水与黄冈市中心城区协同发展,推进麻城市、武穴市建设市域副中心城市,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引导小城镇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构建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结构合理、集约高效的城镇体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四、提升城乡空间品质。优化各县(市)中心城区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协调产业布局、综合交通、设施配置和土地使用。统筹推进城乡生活圈建设,合理安排居住用地,以及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系统布局蓝绿开放空间,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品质。加大城乡存量用地挖潜力度,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利用,推进城市更新,有序实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加强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董必武故居、李先念故居、五祖寺、李时珍墓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加强空间形态管控,塑造特色鲜明的城乡风貌。
五、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做好重大区域交通设施空间预留,加强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复合高效的综合交通网络。统筹水利、能源、环境、通信、国防等各类城乡基础设施空间,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布局。健全公共安全和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加强地质、洪涝等灾害防治及水安全保障,优化防灾减灾救灾设施布局,加强重大危险品生产储运空间管控,提高国土空间安全韧性。
六、维护规划严肃性权威性。《规划》是对各县(市)国土空间作出的全局安排,是全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政策和总纲,必须严格执行,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按照定期体检和五年一评估的要求,健全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预警机制,将规划评估结果作为规划实施监督考核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规划监督、执法、问责联动机制,实施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
七、做好规划实施保障。黄冈市人民政府要指导红安县、罗田县、浠水县、英山县、蕲春县、黄梅县、团风县、麻城市、武穴市人民政府做好《规划》印发和公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科学编制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强化对相关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的指导约束,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在“一张图”上协调矛盾冲突,合理优化空间布局。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制度,发挥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管理的统筹协调作用。省自然资源厅要会同有关方面根据职责分工,密切协调配合,加强指导、监督和评估,确保实现《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规划》实施中的重大事项要及时请示报告。2025年4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
编辑:胡芳华
责编:李 茜
审核:姚 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