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有关单位:
《宁波市推动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5年6月11日
宁波市推动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行业
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
为全面加强我市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监管,进一步压紧压实各方安全责任,有效防范化解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风险,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宁波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便利运输的原则,聚焦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领域的源头性、本质性问题,围绕“车、路、人、企业、系统、机制、保障”等安全管理,治源头、抓细处、补短板,实施六大重点任务,健全大数据、网格化、全链条闭环管控体系,着力提升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行业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全面推动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宁波建设高水平交通强市、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二、工作目标
到2027年,基本形成“2733”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体系,即形成2个集聚片区、配套7大公共停车场、打造3类主要廊道、建强3条协同链,确保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走得了”“停得下”“管得住”“救得了”,推动管道、公路、水路运输比例向5∶3∶2的结构优化,全市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管理水平保持全国前列。
(一)形成2个集聚片区。推动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行业和石化产业融合发展,依据全市“2070”工业集聚区规划,危险货物运输资源进一步向镇海区、北仑区集聚,推动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发展与石化产业布局更加协调。运输企业户均车辆数增长10%以上,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行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二)配套7大公共停车场。在现有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公共停车场的基础上,新建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公共停车场4个、扩建1个,全市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公共停车位达到1500个以上,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公共停车场周转效率明显提升。
(三)打造3类主要廊道。完善园区内部管廊布局,加快跨园区公共管廊建设,推进对外长输管道建设,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公转管”成效显著。
(四)建强3条协同链。形成市内外电子运单、车辆、驾驶员、通行证等多维度协同的数据链。构建托运、承运、充装、运输和道路通行等多环节协同的监管链。建立队伍、专家、设施、资金等多要素协同的应急链。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线上线下融合,完善联合监管机制
1.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升级市危险化学品智控平台,实现入甬作业外省籍车辆线上服务全市覆盖。推进市危险化学品智控平台与市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数据共享,实现通行证与电子运单信息有效比对。推进市危险化学品智控平台与各化工园区智慧管控平台数据互通互联,提升风险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依托市“交通大脑”平台,构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分析模型,实现危险货物来源可溯、去向可循、状态可控,提升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管理的科学化决策水平。
2.提升部门协同监管水平。贯彻实施《宁波市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规定》,采用“部门联动+行业监督”的方式,完善源头联防、路面联勤、违法联治、应急联处、评价联动的协同监管长效机制,落实安全责任。采用“长期推进+专项治理”的方式,依法加强托运、充装、车辆、容器、通行等环节的全链条监管,消除安全隐患。采用“线上监控+线下执法”的方式,强化“远程办”“掌上办”应用,闭环处置重点违规异常线索,精准高效打击违法行为。
(二)强化基础设施供给,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3.加快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停车场建设运营。推进北仑化工园区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临时停车场一期、象山现代物流园区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停车场建设,落实专业团队投入运营。加快北仑区绿能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车辆专用停车场二期、算山片区危险化学品公共停车场建设,确保2025年建成。做好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泥螺山围垦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启动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危险化学品停车场前期工作。在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流量较大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柔性增设临时停车位,提升停车位利用率。动态评估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自有停车场,根据城市发展和产业布局需要逐步优化整合。
4.加快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建设。推进北仑半山危险化学品集装箱堆场建设,新增14万标箱港外危险货物集装箱年作业能力,提升港口危险货物集疏运保障能力。
5.完善路网通行监测设施。对高速公路的特大桥梁、长隧道、落差大路面、转弯半径小匝道等重点区域,做好警示标牌、限速标志、安全护栏等维护提升,降低道路风险。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浙路通”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模块,加密和改造非现场执法设施、智能视频监控设施。
(三)推进运输结构调整,降低道路运输比例
6.完善园区内部管廊布局。围绕化工园区上下游需求,加快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集聚区内部管廊建设,分步增设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榭区块内部管廊,实现园区内部物料绿色高效输送。
7.加快跨园区公共管廊建设。加快宁波沿海公共管廊一期(镇海炼化至北仑青峙段)项目建设,到2029年建成管廊14公里、管道570公里,架设液态物料输送管道61条、气体物料输送管道18条。推进宁波沿海公共管廊二期(北仑青峙至大榭段)项目前期工作。
8.推进对外长输管道建设。加快甬绍干线东段天然气管道工程、六横LNG外输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力争到2028年完成项目建设,新增管道约140公里,推动危险货物从传统公路运输向绿色管道运输转变。
9.打通舟山危险货物水陆联运通道。加快投用镇石物流码头,打通镇海—鱼山危险货物水路滚装运输临时通道。依据《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2035年)》,联动舟山市启动杭州湾港区慈岱作业区危险货物码头建设前期工作,解决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穿城安全问题。
(四)加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管理,降低道路安全风险
10.动态调整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通行线路。适应石化产业布局和居民生产生活需要,联合开展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通行及周边环境调查分析和安全风险评估,合理调整禁限行线路,设置化工园区主要出入通道及连接高速公路出入口、码头等重点节点的专用线路或车道。
11.优化归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通行路段。根据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需求和路网运行情况,归集部分穿城且存在平行通道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地面线路,取消奉化金钟路段(原甬临线)和宁波前湾新区兴慈五路、周庵公路等穿城路段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通行功能。
12.加强重点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监管。针对民用爆炸物品、烟花爆竹、剧毒化学品、易燃气体等重点危险货物类项,强化企业经营许可证、车辆营运证核发阶段的资质审核,严格审批运输线路、核发通行证,加强储存、充装环节的安全监管。
(五)强化企业源头监管,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13.推进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集聚发展。依据全市“361”现代化产业体系和“2070”工业集聚区规划,落实“禁限控”危险化学品目录要求,推动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向石化集聚区布局,危险化学品生产项目必须进入一般或较低安全风险的化工园区。在石化集聚区合理配置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物流、应急救援、环保等设施,加快建设产业大脑和工业互联网平台。
14.落实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安全责任。依托“浙运安”平台,加大企业动态监控人员在岗线上抽查力度,确保动态监控人员实时在岗。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动态监控主体责任,做到“车辆一动、全程监控”,及时纠正驾驶员行车时接打电话、超速行驶、疲劳驾驶、偏离行驶路线等不安全行为,消除安全隐患。督促企业严格落实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技术要求。
15.强化充装企业源头管理。在化工聚集区域,逐步扩大装货环节“五必查”线上监管覆盖范围,实现重点充装企业全覆盖。督促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严格落实“五必查”制度,源头充装扫码率保持全省前列。
16.引导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行业规模化发展。从严把控爆炸品等高危货种车辆和经营类别新增,引导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整合重组,推动运输资源进一步向镇海区、北仑区配套集聚。提升规上企业数量,培育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专精特新企业,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六)健全应急救援机制,提升安全保障水平
17.夯实应急处置底座。依托省市两级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专家库、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逐步建立专家顾问参与从业人员应急救援安全培训、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长效机制。定期举办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应急能力比武,积极承办国家级行业赛事,以赛促训、以赛促能,提升从业人员能力水平。
18.建立应急救援费用补偿机制。督促事故责任单位全额承担事故救援费用,事故责任单位无力承担的,由属地政府协调解决,推动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可持续发展。创新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事故保险形式,探索构建政府统保用于事故救援费用补充的分担机制。
19.提升日常应急救援水平。根据行业安全形势,完善市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预案快速反应机制,预防和减少突发事故及其造成的损害。加强应急救援队伍与应急、公安、消防、交通等部门的协同沟通,提升应急救援日常演练成效,持续提升应急救援队伍综合处置能力。完善高速公路经营单位与应急救援队伍联动机制,提升高速公路应急响应效率。
本工作方案所称危险货物为广义概念,包括狭义的危险货物和危险化学品所有品类。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 6944-2025),狭义的危险货物指具有爆炸、燃烧、助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环境危害性等危险特性的物质和物品;根据《危险货物品名表》,共有3560个条目。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645号令),危险化学品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名录》,共有2828个条目。
附件:1.宁波市推动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任务分解清单
2.宁波市推动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