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2025年合肥市重大项目攻坚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7月15日
2025年合肥市重大项目攻坚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坚定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高质量项目导向,更好发挥投资在稳增长中的关键作用,2025年合肥市开展重大项目攻坚行动,力争实现“3574”目标,即: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以上、总量达5000亿元左右,新开工亿元以上重点项目超700个,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超400个,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一、重点任务
(一)制造业提质扩量。全面梳理存量企业增资扩产计划,形成攻坚清单,重大增资扩产项目提请市领导联系服务,积极争取晶合四期、芯合半导体等重点项目通过窗口指导、力争年内开工,加快推动比亚迪五期、长安三期等重大项目落地。围绕蔚来汽车、福耀玻璃、阳光电源等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加强产业链上下游腰部项目招引,加快提升汽车、光伏等重点产业本地配套率。加快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改城市试点建设,加快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全年新开工重点技改项目200个以上。力争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720亿元(含能源设施投资200亿元)、同比增长6%。〔牵头市领导:袁飞,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投资促进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以下工作均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
(二)基础设施提速增效。深入实施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行动,编制基础设施投资三年滚动计划,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加快推进G9912、新桥机场二期、裕溪河对江排洪泵站、合温高铁合池段、健康管网等重点项目。优化财政资金合理配置,全面梳理需要资金保障的重大项目,形成攻坚清单。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在积极争取上资的基础上,采取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推动数字新基建、数据标注基地、可信数据空间等加快建设,建成投用城市公共算力池,力争综合算力供给能力突破15000P。力争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870亿元、同比增长8%。(牵头市领导:袁飞、王连贵、李命山,责任单位:市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数据资源局、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市轨道集团等)
(三)房地产企稳回升。围绕“好房子”建设,加快房地产项目开发、销售和再拿地。总结推广国企拿地项目“90天开盘”工作经验,开展拿地项目履约攻坚,形成合同约定期限内未开工项目清单,一企一策加快推进。加快城中村专项借款支出进度,通过购买存量商品房、房票安置、市场化开发属地政府回购安置等方式,促进拆迁安置和房地产市场联动。积极推介优质土地,加快房地产用地上市进度,力争全年完成425亿土地出让收入。力争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600亿元、同比增长1%。(牵头市领导:李命山,责任单位: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市国资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乡建设局、市土地储备中心)
(四)创新载体培优做强。高标准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面推动未来大科学城建设,加快建设百万比特级量子计算研发平台、合肥先进光源、深空科学城等重点项目,建成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雷电防护试验设施。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合肥滨湖科学城实体化改革,加快巢湖半岛片区规划建设。力争全年完成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100亿元、同比增长40%。(牵头市领导:袁飞,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滨湖科学城管委会)
(五)民生保障补短强基。稳步扩大优质中小学学位供给,推动合肥一中长江路校区、六中新桥校区暑期交付使用,全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74所,新增学位7.5万个。加快推进文化、卫生、养老、殡葬等领域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市精神病医院康复住院楼、市博物馆、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城市公益性公墓,建成市儿童医院新区、市属新站老年护理院骨科和口腔专科医院等项目。着力提高新桥、新港、蜀西湖、少荃湖等企业集聚片区公共服务配套水平。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三年攻坚行动,推动存量安置房项目加快建成交付。力争全年完成民生领域投资500亿元。(牵头市领导:何逢阳、李命山,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体育局、市城乡建设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等)
(六)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加快推进全省文旅枢纽城市建设,建成合柴1972三期、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文化生态园等高水平旅游目的地。加快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建设,推进中国银行总行金融科技中心合肥园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合肥基地等项目进度。加快完善消费设施,推进新站富茂大饭店、海恒国际体验式商业街区、合肥恒信国际汽车城二期等项目。加快大物流体系建设,推进合肥国际港务区、合肥百大肥西农产品物流园二期、东部物流中心、大柏平急两用及仓储冷链一期等项目建设。加力盘活存量商业烂尾项目,持续改善城市面貌。力争全年完成现代服务业投资115亿元、同比增长10%。(牵头市领导:张泉、袁飞、刘卫宝、王海霞,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地方金融管理局)
(七)能源扩容保供。进一步提升全市能源供给能力,加快推进“陕电入皖”“川气东送”合肥段建设,建成一批风光火储、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实施新能源装机跃升工程,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210万千瓦以上。力争全年完成能源设施投资200亿元。(牵头市领导:张泉,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八)补齐乡村振兴短板。围绕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农房改造、设施农业、农村公路、农村污水处理等领域,加快谋划实施一批大项目。全年垦造耕地10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40万亩。加快乡村富民产业升级,做强草莓、蔬果、畜禽等特色产业,壮大功能食品、宠物经济等新赛道,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8万亩,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0个。力争全年完成农业领域投资40亿元。(牵头市领导:王连贵,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乡建设局)
二、攻坚举措
(一)招商引资攻坚行动。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产业链招商图谱、链主企业“鱼骨图”。充分发挥行业部门、工商联、商协会等各方资源优势,强化项目线索挖掘汇集、在谈转化、履约攻坚,加强龙头企业招引和腰部企业集聚。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优势,用足用好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政策,招引集聚更多优质外资企业。全年新签约项目超160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超120个,力争县区新引进50亿元产业项目全覆盖,项目备案固投增幅不低于10%。打通招商签约库、项目实施库,全年新招引项目备案率超70%、开工率超40%,支持招商项目形成更多即期投资和经济贡献。(牵头市领导:袁飞,责任单位:市投资促进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自贸委)
(二)项目谋划攻坚行动。按照储备一批、熟化一批、实施一批“三个一批”原则,分类分级充实项目库。聚焦交通物流、城市更新、新型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领域,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系统谋划一批整装大项目,全年力争新谋划项目800个,滚动储备项目总投资增长15%以上。深入实施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攻坚年行动,明确前期工作的时间表、甘特图,定期监测进展,推动更多优质项目加快熟化,全年熟化项目超80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超100个。(牵头市领导:张泉,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体育局等)
(三)项目开工攻坚行动。依托节点平台,滚动推进重点项目清单,动态监测,定期预警,推动招商产业项目签约6个月内开工、政府投资项目立项13个月内开工、住宅和商服项目土地摘牌6个月内开工。确保第一批市重点项目清单586个项目上半年开工率超75%、三季度全部开工,加快第二批市重点项目清单编制工作、三季度完成印发。推动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超700个,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超1000亿元。(牵头市领导:张泉,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城乡建设局、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体育局等)
(四)要素保障攻坚行动。每周组织重点项目要素保障工作会,及时分析项目需求,推动要素保障部门提早介入、精准服务。优化审批流程,健全集中审批、并联审批机制。加快批而未供、闲置及低效用地处置,超前开展大面积产业用地整备,引导企业租购标准化厂房,保障重大优质项目用地需求,全年报批土地超3万亩,争取更多项目纳入省政府重大项目用地清单。加大中央预算内、“两重”“两新”、政府专项债等政策性资金争取力度,全年争取上资超700亿元。深入推进排污权交易,大力推进污染物减排,保障重大项目的总量指标需求。加快重点企业节能降碳升级改造,推广绿电绿证,保障用能需求。(牵头市领导:张泉、李命山,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园林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
各地各有关部门牵头做好本领域投资项目工作,按照全市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机制要求,细化举措,强化协同,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细。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做好本方案各项任务跟踪监测、协调调度、预警提示,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