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泉一行到访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安徽省分行。双方就进一步深化政银合作、推动重点项目落地等事宜进行座谈交流。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陈志猛对张泉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对合肥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感谢。张泉对农发行安徽省分行长期以来大力支持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表示感谢,重点介绍了全市近年来取得的良好发展成效。张泉表示,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时期,合肥市与农发行的合作迎来新起点、新机遇,希望双方在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础上,聚焦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携手推进农发行更多好产品好政策好模式在合肥先行先试、作出示范,共同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合肥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8月18日 全市新质生产力专题培训班在市委党校开班,市委常委、副市长袁飞作开班动员讲话。袁飞在动员讲话中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我市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基础优势、机遇与挑战,详细分析当前产业激烈竞争的格局,系统分析我市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任务、主攻方向和关键举措,并对全体学员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明确要求。本次培训为期5天,围绕新质生产力时代机遇、未来产业培育、科技金融、央地协同发力、创新生态构建等内容安排专题课,邀请相关部门领导和相关行业领域专家进行集中培训授课,并赴浙江大学开展异地培训,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8月19日 副市长李命山一行深入淮桐高速合肥段建设一线,调研项目建设情况。在花岗南互通施工现场,调研组一行实地察看了施工阶段推进情况,并认真听取了建设单位关于关键节点完成情况及需协调解决问题的汇报。李命山对淮桐高速项目整体建设情况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淮桐高速项目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必须坚持规划引领,严格按照既定时序进度推进,属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深度融合、靠前服务、全程保障”,齐心协力破解项目建设的制约障碍。各参建单位要抢抓机遇、分秒必争,保质保量推进节点目标,加快完成项目建设。同时,要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保安全、保质量、保进度,确保圆满完成建设任务。
8月22日 市委副书记、市长罗云峰会见前来参加AI科学家、企业家论坛的顾赛院士一行,对教授团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罗云峰在致辞中指出,合肥与英国交往基础良好、合作密切,当前合肥正在奋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将为海内外人才创新创造开拓广阔空间。下一步,合肥将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全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真诚希望英国杰青会与合肥常来常往、常聚常新,吸引更多海内外人才走进合肥,携手点燃创新激情、成就事业梦想。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杰青会创始人顾赛高度评价合肥创新生态,表示将积极推动杰青会与合肥开展更深入、更广泛的互动交流,鼓励更多海外人才与合肥加强科技项目合作。
8月24日 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人形机器人专项赛全国决赛在合肥瑶海启幕。市委常委、副市长袁飞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袁飞首先代表合肥市委、市政府,对大赛的举办表示祝贺。袁飞表示,目前,合肥已培育智能机器人研发平台共40家、其中国家级平台7家,建有全国首家政府侧具身智能训练平台——“合肥具身智能机器人数据采集训练场”。下一步,合肥将以更大力度搭平台、引项目、育龙头、建生态,联合企业、院所、高校、技术团队合力打造创新共同体,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与更加丰富的创新应用场景。
8月25日 市长罗云峰会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俞承志一行,并见证合作协议签约,双方共同为合肥市低空安全实验室揭牌。市领导袁飞、罗平参加。双方认为,合肥创新特色鲜明、产业基础坚实,中国电科在肥深耕多年,双方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双方表示,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充分发挥合肥低空经济先发优势和中国电科技术产品优势,在科技创新、低空经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深化务实合作,共同推出更多新场景、新业态、新产品,携手打造央地合作新样板。据悉,合肥市低空安全实验室是集共性技术和核心产品研发、标准规范制定、人才培养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平台。
8月25日 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罗云峰主持召开2025年第10次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市政府党组成员刘卫宝、王连贵、李命山、罗平参加。会议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和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学习全省深入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大会精神,研究部署市政府贯彻落实工作。会议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合肥发展的最大机遇、最大红利,要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摆在更突出的战略位置,全面对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努力在协同发展中壮大自身、跨越赶超。要进一步深化协同创新,持续推动与上海张江“两心同创”,深入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大力推进长三角协同攻关,共同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协同打造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创高地。要进一步加强产业协作,深入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专项行动,协同发展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世界级产业集群,携手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进一步升级开放合作,加快开放通道互联,深化开放平台互促,推动开放环境互融,协力构建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要进一步拓展民生共享,积极引入长三角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持续深化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一网通办”,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生态廊道建设,努力在发展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8月27日 合肥市召开“综合查一次”改革工作推进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政府党组成员刘卫宝出席会议并讲话。刘卫宝指出,自上次会商会以来,各地各部门紧盯重点、靶向发力,在提升监管精准性和服务有效性方面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积极的阶段性进展。刘卫宝强调,一要以更强担当深化思想认识。“综合查一次”改革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必须始终以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等问题,彰显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执法行为的坚定决心,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二要以更实举措提升改革质效。积极探索基于“风险+信用”的分级分类监管,建立“白名单”制度,实施差异化检查。探索利用大数据、AI识别等手段开展“无感检查”,建立相关程序、规则和标准,依法依规实施非现场检查,降低对企业影响。三要以更优机制保障长效运行。市级执法部门要加强行业指导和督促,司法行政部门要加强协调监督,与各执法部门共同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以制度化建设为抓手,将改革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优化营商环境评价、整治不正之风等统筹结合,推动作风建设与改革发展互促共进。
8月29日 合肥市第六中学新桥校区启用活动举行。市长罗云峰出席活动并宣布启用,调研开学准备工作。市领导何逢阳、罗平参加。合肥六中新桥校区位于空港国际小镇核心区,占地面积约230亩,设计规模105个班,定位于打造一所“现代化、智能化、生态化”的未来高质量学校。2025年秋季学期,该校招生800人,设16个教学班。启用活动后,罗云峰实地察看新桥校区教学楼、宿舍、运动场等,详细了解开学准备、校园安全等情况。他指出,教育关系千家万户、事关民生福祉。要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教育教学方式,提升教育质量水平,用心用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要全力做好开学前各项准备工作,坚持部门联动、家校联动,统筹抓好校园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工作,营造健康、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确保新学期开学安全平稳有序。
8月29日 市长罗云峰会见自变量机器人创始人王潜一行。市领导袁飞、罗平参加。双方认为,近年来,合肥创新动能澎湃、产业基础雄厚,具身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规模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希望以此次会谈为契机,开展更深层次务实合作,加强场景创新应用,加快构建以头部企业为引领、产业链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推动合肥具身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自变量机器人专注于“通用具身大模型”的研发,是国内首家实现端到端统一具身大模型的企业。
9月1日 市长罗云峰到肥西县开展带案下访活动,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诉求,现场协调解决问题。市政协副主席、市政府秘书长罗平参加。在肥西县信访局,罗云峰先后接待了3批信访群众,认真听取群众反映的交通营运服务、征迁安置补偿、房屋买卖纠纷等问题,详细了解事由,梳理问题原因,与属地和有关部门逐项研究解决措施,并逐一给予答复。罗云峰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把群众身边的小事当作党委政府的大事,依法依规、将心比心为群众排忧解难,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要深化信访问题源头治理,扎实开展开门接访和带案下访活动,抓好信访积案化解,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要注重举一反三,梳理共性问题,找准症结所在,完善制度机制,从解决“一件事”实现办好“一类事”。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树牢法治思维,在依法办事中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9月1日 副市长何逢阳前往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北校,对新学期开学工作展开调研。何逢阳一行对学校开学准备工作的周密细致给予了高度肯定。何逢阳一行实地考察了学校门岗、教学楼、功能室、操场等重点区域,详细询问并检查了新学校设施设备安全验收、各类环保检测、食堂安全管理、“开学第一课”等各项工作的推进与落实情况。何逢阳走进教室和办公室,与师生进行了亲切交流,对学校井然有序的开学氛围以及师生饱满的精神状态给予了充分肯定。何逢阳提出要求,新学校应当展现新气象,要精心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助力学生尽快适应新学期的校园生活,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9月2日 省政府召开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推进会。会后,市长罗云峰主持召开会议,对我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进。市领导王连贵、罗平参加。罗云峰指出,要站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把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全力以赴推动问题整改到位,坚决答好中央环保督察政治考卷。罗云峰强调,要以更大力度推进问题整改,进一步细化实化整改举措,坚定不移清存量、控增量、提质量,加快推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清仓见底,确保整改成效经得起督察检验。要以更优举措强化系统治理,坚持靶向发力、综合施策、整体推进,标本兼治解决共性问题,科技赋能提升治理水平,积极引导全民共建共治,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要以更强担当压实整改责任,坚持把铁的纪律、严的要求贯穿督察整改全过程,压实拧紧市领导包保、市直部门监管、县区主体整改责任链条,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努力以整改实效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9月4日 针对国家最新通报的2024年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结果,合肥市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市公共服务改进提升工作。副市长王海霞主持会议,副市长何逢阳出席并讲话。会议指出,公共服务质量体现城市治理水平和政府执政能力,提升全市公共服务质量已事关城市核心竞争力、人才吸引力和民生幸福感,刻不容缓。各相关部门要从理念、方法和机制三方面系统推进,压实责任、落实工作。会议强调,全市公共服务质量提升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优化政策设计,畅通民意反馈渠道,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将群众的“满意度”和“需求度”切实转化为政府的“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要坚持以效能为核心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公共服务供给体系重构,力求项目运营更贴合民需、工作推进更顺应民意,确保公共服务真正惠及于民。
9月5日 市长罗云峰主持召开全市府院联动联席会议,总结近年来府院联动工作,研究推进重点事项,部署安排下一步任务。市领导张泉、刘卫宝、罗平出席会议。罗云峰指出,实施府院联动是建设法治合肥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政府系统与两级法院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府院联动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进一步增强府院联动的思想自觉,更好推动行政和司法有效衔接、优势互补、效能叠加,以高水平法治护航更高质量发展。罗云峰强调,要进一步协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充分发挥法院系统司法职能作用,监督规范行政行为,共同化解行政争议,合力攻坚执行难题,不断提升政府依法行政水平。要进一步协同打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深化诚信政府建设,优化涉企法务服务,让法治成为最好的营商环境。要进一步协同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发挥府院各自优势,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筑牢民生法治保护屏障,全力营造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要进一步提高府院联动效能,完善常态化、规范化联动机制,加强重点事项日常调度,共同把府院联动工作做出水平、做出效果、做成标杆,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合肥篇章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9月9日 副市长王连贵调研肥西县农业产业发展和生态环保工作。王连贵一行先后来到麦王食品、莱牧乳业、派河、中派污水处理厂等处,认真听取现场负责人有关工作汇报,详细了解农业产业项目发展和生态环保问题整改情况,并提出具体工作要求。王连贵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严格落实好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从严把控产品加工、存储、检测等关键环节,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要胸怀“国之大者”,坚决扛牢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坚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水质监测预警,加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巩固提升雨污管网整改成效,切实维护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
9月12日 在收听收看全省新型技术改造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工作会议后,市长罗云峰主持召开会议,就抓好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市领导张泉、袁飞、罗平参加。罗云峰指出,实施新型技术改造,是促进产业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要强化目标导向,紧盯全年技改投资目标,加强包保服务、政策引导,推动更多企业增资扩产、“原地倍增”。要聚焦重点任务,结合自身实际,谋深谋细务实举措,形成多级叠加的政策合力。要加强要素支撑,用足用好政策工具,加快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精准对接场景需求,为企业新型技改提供更优服务保障。要全面压实责任,及时协调解决技改投资中的重大问题,确保新型技改工作取得实效。罗云峰强调,发展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是壮大县域经济、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要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立足全市和县域产业优势,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加快完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要进一步抓好集群建设,坚持招引和培育并重,建强产业园区,完善产业生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文旅等产业集群,为县域经济发展打造更多新增长点。要进一步提升产业质效,加快推动县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断提升县域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要进一步强化市县协同,统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产学研合作、要素对接等重点任务,奋力打造一批具有全国竞争力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9月13日 副市长李命山率队赴安徽大学未来学院项目调研。李命山听取了项目整体概况及当前实施情况的汇报,就做好项目下一步工作,他强调,一要强化过程监管,建立动态跟踪机制,定期评估项目进度、质量与安全。二要压实责任分工,明确各方职责,确保沟通对接及时有效。三要加强风险预控,根据项目特点制定应急预案,为项目建设高效有序推进提供坚实保障。
9月15日 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罗云峰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议暨2025年第11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张泉,党组成员刘卫宝、袁飞、王连贵、李命山、王海霞、罗平参加。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及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总结市政府党组学习教育,部署安排贯彻落实工作。会议指出,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政府党组坚定扛牢政治责任,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一体推进学查改,推动学习教育步步深入、一贯到底,取得了明显成效,达到了预期目的。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全会精神及市委部署要求上来,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作风保障。要持之以恒加强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专项警示教育,切实筑牢作风建设的思想堤坝。要持之以恒深化作风建设,深入推进突出问题整改整治,聚焦共性问题举一反三完善制度规范,以刚性约束防止问题“反弹回潮”。要持之以恒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自我加压、拉升标杆、创先争优,奋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要持之以恒抓好管党治党,拧紧责任链条,切实把严的氛围营造起来、把正的风气树立起来,推动形成更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